郊区:聚力打造“郊阳暖暖”党群服务品牌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6-09

  信息化实现数字增效。为推动服务下沉■■★◆◆、赋能基层,郊区在“阳泉郊区党建”微信公众号上架了◆■★◆★“党群服务”栏目,开通22家单位提供的网上预约参观服务、7项党务服务和36项便民服务★★■,吸引玉泉中学等单位党组织长期入驻。在区党群服务中心增设“7×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有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燃气缴费机和税务自助机,在乡镇党群服务中心普遍配备自助服务终端,在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下放系统权限■★■◆,并组织区直业务人员★■■■◆★“轮岗式★★”到社区现场办公,强化了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能力■■,打通了政府部门和群众间的“最后一公里”■■◆★◆。

  体系化确保上下贯通◆◆★★■■。构建“1+6+N”党群服务中心网络体系,将党群服务阵地、行政工作场所和便民服务大厅在空间上整合、在功能上细分、在服务上联动,实现党务、政务、服务有机融合。■◆◆◆★“1”即一个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基础上打造升级,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日接待200余人次★■◆★■;■◆■◆■“6”即6个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分别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到村工作大学生实训基地改造而成;★★■★“N■★◆”包括1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4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和万达、华龙等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普遍由居委会办公场所、小区物业用房改造而来,在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有效防止阵地空置,实现了全区党群服务中心在设计、建造和装修上的风格统一◆■◆。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是一个城郊型农业县区,■★“村改居”社区占比达64■◆■■◆.3%■◆,社区基础相对薄弱,如何能服务好7◆■.7万名社区常住人口◆■■★◆,是郊区区委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郊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新要求,立足社情实际★★,创建“郊阳暖暖★★★◆★★”党群服务品牌■◆★■◆,规范化打造党群阵地,长效化提升社区人员专业能力,常态化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参与活动,实现了服务阵地广泛覆盖、服务活动常态开展■★★◆、服务水平持续提高★◆,走出了一条中部县区通过党建引领★★、政府主导、资源牵引,有效补强服务短板的可行路径■■◆★◆。

  规范化确保条块协同。为保证各级党群服务阵地的服务功能,通过出台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标准◆◆■◆■,对不同类型党群服务阵地的外观设计■◆★■★、名称标识◆◆◆、功能分区进行了规范。区里为乡镇◆◆★★、社区提供测量、设计、安装一站式服务◆■■◆,在全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落实了办公场所外部标识牌设置要求,清理标牌139块◆◆★★◆■,并按照便民服务◆◆◆、综合治理等七块区域设置功能分区★■◆。高标准打造了荫营镇党群服务中心、固庄煤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桑堰小区党群服务站等规范化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累计新增便民服务大厅27个■★、服务窗口131个,夯实了党群服务的阵地基础。

  为切实提升社区服务群众的能力★★,郊区通过设计区级党群服务品牌、延伸社区党组织触角和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实现了区■★、乡◆■◆■◆、社区、小区和网格五级上下贯通■■、协同发力。

  合作化丰富社区资源。出台《在全区深入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工作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驻区单位党组织需到一个社区报到、明确一个包联小区、参加一次联席会议、签订一份共驻共建协议书、开展一次‘郊阳暖暖’党群服务活动★★”的“五个一”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全区77家单位党组织全部同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在职党员报到率达96★◆★◆■★.54%,服务党员群众7669人次。同时在社区网格开展“多格合一”工作,将网格党组织★◆★★◆、网格员■★◆、片区民警■◆★■、卫生所等网格要素统一整合◆■◆,让社会多元力量参与进来★■★■◆◆。比如,在恒大社区举办的★◆★◆★◆“月满中秋、情满社区■◆”中秋集市上,阳煤总院、爱尔眼科提供义诊服务,顶尖国际美发沙龙开展理发服务◆■■■,让群众在“赶集★◆★■”中获得服务■★★★★。

  解题化纾解基层困难。为解决社区面对居民需求“束手无策、缺人少钱”的情况,区里为全区社区统一制作下发了《阳泉市郊区党群服务活动登记簿》,要求每个社区每月只需开展1次较高质量的◆★“郊阳暖暖”党群服务活动,解决活动频繁但质量低下的问题。如社区在开展活动中有困难,可以在党建联席会议上向联建单位寻求帮助,也可以向相关单位打报告,在报告中写明活动需求并申请帮助。

  网格化延伸组织触角。为延伸城市领域党的组织触角,郊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实地寻访、线上招募等形式,鼓励青年党员进业委会(物管会)★◆■★◆◆,实现全区38个小区党组织的实体化,建立起小区党员分类管理动态台账■★■◆★■。组织部门和政法综治部门协同发力,按照“把组织划小、把网格分细、让骨干增多”的思路,构建“党建+全科网格”模式◆◆,将小区划分为45个网格,同步建立网格党小组;按楼栋细分484个微网格★■★◆■,明确楼栋党员中心户,形成纵向“区委组织部门—乡镇党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院党员中心户”的六级组织架构,实现了城市基层治理单元的“细胞化”★■。

  为解决社区在服务群众工作中资源短缺、能力受限的问题,郊区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为契机,推动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广泛开展党群服务,合作化、解题化、信息化提升服务质量。

  个性化确保因地制宜。为应对居民多元化需求,阵地建设还兼顾了不同社区的个性情况,因地制宜开展阵地提标。对于流动人口多的社区,重点打造暖“新”驿站,加强对流动人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联系★◆◆,帮助解决租房等问题;对于人口密集的社区◆■■,加强科技赋能◆■■◆,引进智慧门禁■◆、高空防抛物系统等科技手段,打造智慧社区,提升服务效能。2023年◆◆■,“山西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甄家庄社区投入40余万元引入智慧安防等多项智能系统,安装了16个旋转摄像头、436个高清摄像头◆★■◆,在小区监控室建立出入口管理系统,实现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手机端一键报警等智能场景应用,实现了社区治理与数字赋能相融合■◆◆◆。

  专业化建强社区队伍。全区100名社区■■■★■★“两委★■■◆■”干部中有58人是从农村干部转变为社区干部,普遍缺乏社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提升专业能力成为队伍建设的重点。为加强政策激励,全区每年拿出135★★■◆.88万元为社区工作者缴存◆■■◆“五险一金”,并确保社区工作者每年享有1次免费基本健康体检。将社区党群服务开展频次和质量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的增星依据,倒逼其服务意识提升。全区新招聘了14名应届毕业生担任社区助理,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达15★◆■◆.97人;每年邀请中级及以上持证社工为社区干部做专业培训◆★,为有志考取社工证的社区工作者发放学习资料★◆★■、租用送考车辆■◆◆★★、补助报名费,社区工作者持证率从9%上涨至33%,已具有开展专业社工项目的能力。

  解题化纾解基层困难。为解决社区面对居民需求“束手无策、缺人少钱★◆”的情况,区里为全区社区统一制作下发了《阳泉市郊区党群服务活动登记簿》,要求每个社区每月只需开展1次较高质量的“郊阳暖暖◆◆■★★”党群服务活动◆★■■★★,解决活动频繁但质量低下的问题■■■★。如社区在开展活动中有困难,可以在党建联席会议上向联建单位寻求帮助,也可以向相关单位打报告,在报告中写明活动需求并申请帮助。

  为确保“郊阳暖暖■★■■★★”党群服务阵地的规范化和服务化,提升品牌力和吸引力,增强群众对党群服务阵地的熟悉度和进入意愿,郊区启动了红色赋能“1+6+N”党群服务中心网络体系建设★■★◆★,以体系化、规范化■★◆★、个性化打造党群服务阵地。

  体系化确保上下贯通◆■。构建★★◆“1+6+N”党群服务中心网络体系,将党群服务阵地、行政工作场所和便民服务大厅在空间上整合、在功能上细分◆★■、在服务上联动,实现党务、政务、服务有机融合。“1■◆◆◆■★”即一个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基础上打造升级,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日接待200余人次;“6★■◆■★★”即6个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分别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到村工作大学生实训基地改造而成■■◆★;“N”包括1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4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和万达、华龙等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普遍由居委会办公场所◆■◆★、小区物业用房改造而来,在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有效防止阵地空置■◆■■★,实现了全区党群服务中心在设计、建造和装修上的风格统一。

  个性化确保因地制宜。为应对居民多元化需求,阵地建设还兼顾了不同社区的个性情况,因地制宜开展阵地提标。对于流动人口多的社区,重点打造暖“新■★■◆★◆”驿站,加强对流动人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联系,帮助解决租房等问题◆◆★■★■;对于人口密集的社区,加强科技赋能,引进智慧门禁、高空防抛物系统等科技手段,打造智慧社区,提升服务效能★◆★。2023年,★◆■◆“山西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甄家庄社区投入40余万元引入智慧安防等多项智能系统,安装了16个旋转摄像头★◆■★◆、436个高清摄像头,在小区监控室建立出入口管理系统,实现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手机端一键报警等智能场景应用,实现了社区治理与数字赋能相融合■★◆◆★。

  品牌化形成工作主线。树立“全区一盘棋”指导思想■★★◆◆■,酝酿打造“郊阳暖暖”党群服务品牌◆■,创新设计全区统一并带有区域地理文化特色的党群服务标识,广泛应用于阵地建设★■★◆、制度规范和党群服务活动中◆★★◆■。同时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出台《关于创建◆■◆“郊阳暖暖”党群服务党建品牌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配套制定“党群服务中心制度清单★■■★◆”“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清单流程图◆◆★”★◆★◆◆“党群服务中心建筑形象设计规范”等一系列指导手册,形成了党群服务品牌这一全局抓手。

  专业化建强社区队伍。全区100名社区“两委”干部中有58人是从农村干部转变为社区干部,普遍缺乏社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提升专业能力成为队伍建设的重点。为加强政策激励,全区每年拿出135.88万元为社区工作者缴存■◆“五险一金”,并确保社区工作者每年享有1次免费基本健康体检。将社区党群服务开展频次和质量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的增星依据,倒逼其服务意识提升。全区新招聘了14名应届毕业生担任社区助理★■■◆■,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达15.97人■★★◆■■;每年邀请中级及以上持证社工为社区干部做专业培训,为有志考取社工证的社区工作者发放学习资料、租用送考车辆、补助报名费,社区工作者持证率从9%上涨至33%★■◆◆★,已具有开展专业社工项目的能力◆★★★■◆。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是一个城郊型农业县区,◆■★★◆“村改居”社区占比达64◆★◆■.3%◆◆■★,社区基础相对薄弱,如何能服务好7.7万名社区常住人口■◆■◆★,是郊区区委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郊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新要求,立足社情实际◆■■★,创建“郊阳暖暖”党群服务品牌,规范化打造党群阵地,长效化提升社区人员专业能力,常态化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参与活动,实现了服务阵地广泛覆盖、服务活动常态开展◆■◆◆、服务水平持续提高,走出了一条中部县区通过党建引领◆★◆◆◆、政府主导、资源牵引,有效补强服务短板的可行路径。

  网格化延伸组织触角★■。为延伸城市领域党的组织触角,郊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实地寻访、线上招募等形式,鼓励青年党员进业委会(物管会),实现全区38个小区党组织的实体化,建立起小区党员分类管理动态台账★◆■。组织部门和政法综治部门协同发力,按照“把组织划小、把网格分细、让骨干增多◆■”的思路,构建“党建+全科网格”模式,将小区划分为45个网格◆★★◆■■,同步建立网格党小组■■★;按楼栋细分484个微网格,明确楼栋党员中心户◆■■★■,形成纵向“区委组织部门—乡镇党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院党员中心户”的六级组织架构,实现了城市基层治理单元的◆■★■“细胞化”。

  为解决社区在服务群众工作中资源短缺■◆★■◆★、能力受限的问题,郊区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为契机,推动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广泛开展党群服务★■◆◆,合作化、解题化、信息化提升服务质量。

  规范化确保条块协同。为保证各级党群服务阵地的服务功能,通过出台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标准,对不同类型党群服务阵地的外观设计★■■◆◆■、名称标识、功能分区进行了规范★■★★■◆。区里为乡镇、社区提供测量、设计、安装一站式服务◆◆★■,在全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落实了办公场所外部标识牌设置要求,清理标牌139块,并按照便民服务◆◆◆■★、综合治理等七块区域设置功能分区。高标准打造了荫营镇党群服务中心◆★◆★、固庄煤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桑堰小区党群服务站等规范化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累计新增便民服务大厅27个、服务窗口131个◆■■■★,夯实了党群服务的阵地基础。

  为确保■◆★★“郊阳暖暖◆◆◆■★”党群服务阵地的规范化和服务化,提升品牌力和吸引力◆■★■■,增强群众对党群服务阵地的熟悉度和进入意愿,郊区启动了红色赋能“1+6+N”党群服务中心网络体系建设,以体系化、规范化◆★◆★■、个性化打造党群服务阵地。

  合作化丰富社区资源。出台《在全区深入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工作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驻区单位党组织需到一个社区报到、明确一个包联小区、参加一次联席会议、签订一份共驻共建协议书★◆★◆◆★、开展一次◆■■◆■‘郊阳暖暖◆◆’党群服务活动◆■■■”的◆★“五个一”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全区77家单位党组织全部同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在职党员报到率达96◆■■◆★◆.54%,服务党员群众7669人次◆★◆■◆★。同时在社区网格开展◆■◆★■“多格合一”工作,将网格党组织、网格员、片区民警★★、卫生所等网格要素统一整合,让社会多元力量参与进来。比如,在恒大社区举办的“月满中秋、情满社区◆★■★◆■”中秋集市上,阳煤总院、爱尔眼科提供义诊服务,顶尖国际美发沙龙开展理发服务,让群众在“赶集”中获得服务。

  为切实提升社区服务群众的能力,郊区通过设计区级党群服务品牌、延伸社区党组织触角和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实现了区、乡、社区、小区和网格五级上下贯通、协同发力。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恒大社区联合阳煤总院、顶尖国际美发沙龙◆■■■、爱尔眼科等9家联建单位举办■◆★◆“月满中秋、情满社区★★”党群服务活动。

  品牌化形成工作主线。树立★■★■“全区一盘棋”指导思想,酝酿打造■◆★★◆“郊阳暖暖”党群服务品牌★◆★◆◆,创新设计全区统一并带有区域地理文化特色的党群服务标识,广泛应用于阵地建设★◆■、制度规范和党群服务活动中。同时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出台《关于创建“郊阳暖暖★■★■”党群服务党建品牌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配套制定“党群服务中心制度清单”“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清单流程图”“党群服务中心建筑形象设计规范”等一系列指导手册,形成了党群服务品牌这一全局抓手。

  信息化实现数字增效◆◆★。为推动服务下沉、赋能基层,郊区在“阳泉郊区党建”微信公众号上架了“党群服务”栏目,开通22家单位提供的网上预约参观服务★★■、7项党务服务和36项便民服务,吸引玉泉中学等单位党组织长期入驻。在区党群服务中心增设■■◆★“7×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有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燃气缴费机和税务自助机,在乡镇党群服务中心普遍配备自助服务终端★■◆★,在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下放系统权限■◆★◆,并组织区直业务人员“轮岗式★★★■◆◆”到社区现场办公,强化了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能力,打通了政府部门和群众间的“最后一公里”。